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032章| 报前怨陈轸设套 觅退路商鞅求和 (第3/9页)
己的国土。当然,这只是明面上的。一个不可启齿的原因是,近日接二连三的刺客事件及孝公日甚一日的咳嗽,使商鞅明确地意识到咸阳不再是他的福地。他必须谋划下一步,为秦国,也为他自己。 一路无事。 然而,就在三千甲士在商城的大街上招摇而过时,一矢破空而来,嗖地射在商鞅的辎车上,嵌入车窗的窗棂。 队伍大乱。 众甲士看看房子,想攀,却找不到上去的地方。 就在此时,走在短兵队最后面的朱佗嗖地蹿到房顶,在屋顶上一闪,瞬间不见。 约有一刻钟,朱佗不无遗憾地返回来,提着一把被刺客丢弃的楚弓。再核实箭矢,是楚矢无疑。 显然,这一次的刺客是楚人。 朱佗也因这次事件的快速反应而得到商鞅赏识,到於城时,走在卫队的前面,到上鄀时走在卫队的中间,靠近商鞅的甲车左侧,及至来到下鄀邑,朱佗已经靠在甲车的右侧。战国时期,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军事属于凶事,因此,在军队中尊右卑左,朱佗站在这个位置,就等于是商鞅短兵卫队的侍卫长了。 在赴商於之前,商鞅拟定了三个都城选址,一是商城,二是商洛邑,三是於城。商城是个山间盆地,离秦地最近,秦人经营也最久,周边方圆几十里可腾挪纵深,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处。商洛邑在洛水上游,靠近商城,相对安全。於城曾为鄀国都城,有现成的宫城与宫殿,尽管小,但即时可用。更重要的是,於城离楚地最近,向南经由丹水,可以直逼楚国龙兴之地丹阳,向东可经由涅阳,直达楚国冶铁重地宛城,堪称咽喉要塞。 将商於谷地一十五邑全部视察完毕,商鞅决定将都城设在於城,便吩咐冷向安排人整理鄀国留下的老宫殿,设计城墙加固方案。 是夜,商鞅就歇在於城原来的楚国守府中。为防不测,冷向安排四人在房顶守望,另有六个侍卫把守在院中不同的地方,商鞅的寝房正门则交给朱佗。 将近黎明时,商鞅被一泡尿憋醒,方便过后,将夜壶放在脚边,歪在榻上又睡,昏昏沉沉中,进入梦境: 孝公薨天,宫中一片缟素,哀乐声声。 商鞅身穿丧服,正在跪地服丧,一群旧党拿着各式凶器追杀过来。商鞅一路狂奔,直至渭水边。尾随在后的旧党男女拿着各式武器狂追过来,将商鞅围到水边。 商鞅不顾一切地跳进湍急的渭水中。 商鞅拼命划水,但怎么也划不动。 渭水里突然冒出许多头,有老有少,有男有女,全是被砍掉的头,颈上仍在流血,水被染得鲜红。 所有的头都张开大口,朝他呼叫:“公孙鞅,还我命来!公孙鞅,还我命来!” 这些头颅开始向他漂去,“还我命来—”的声音由呼喊成为怒吼。 商鞅惊惧,拼命踢腿,两手挥舞,冲它们又推又打,被子被他踢到地上。 头颅越围越多,满河皆是。 无数血盆大口咬向他。 商鞅无处可逃,“啊—”地惨叫一声,滚下榻来。 朱佗呼一声冲进,拔剑出鞘,警惕地环顾周围。 商鞅乍然惊醒,望着持剑的朱佗,惊骇。 朱佗凑近他,急切问道:“主公?” 看清是朱佗,商鞅嘘出一口气,朝外摆手。 朱佗观察房内,见没有什么,便拱手退出。 商鞅坐回榻沿上,长呼吸几下,拿袖子抹去额上汗珠,朝外叫道:“来人!” 朱佗走进。 “掌灯!” 朱佗点上灯,室内亮堂起来。 商鞅对朱佗吩咐道:“朱佗,从今夜开始,你就在寡人寝处守值!” 朱佗拱手:“佗从命!” 话音刚落,远处传来鸡啼。 商鞅伸个懒腰:“什么时辰了?” “鸡叫头遍!” “是吗?”商鞅略顿一下,朝外努嘴,“看看公子疾、司马错起来没?如果起来了,请他们来一趟!” 朱佗拱手:“遵命!”便匆匆走出。 大清早就被召见,定有大事。 公子疾、司马错急到商君府,见商鞅脸色苍白,显然是余惊未消,关切道:“商君,你气色不好,没有睡好吗?” 商鞅苦笑一下:“还好。”看向二人,“召二位来,想说两桩事情。” 公子疾、司马错端正坐姿,屏息。 商鞅伸出食指:“第一桩,”看向公子疾,“出具告示,商於十五邑暂缓施行秦法,免除五年赋役,以安抚楚民。” 公子疾问道:“缓多久?” “先三年吧,”商鞅迟疑一下,“不,五年。” 公子疾面露难色:“同为秦民,如果商於缓行,恐他邑不服,譬如河西。” 商鞅白他一眼:“君上既将商於封鞅,商地就当与秦地不同。” 公子疾拱手:“下官遵命。” 商鞅伸出食、中二指:“第二桩,”转对司马错,“拆除现武关,东移,在於城东选址重建,同时,改造峣关。” 司马错问道:“怎么改造?” “双向防御。” “双向?”司马错不解了,看向公子疾,半是自语,“峣关西面是咱自家的土地呀!” 商鞅声音严厉:“执行命令!” 司马错拱手:“末将得令!” 几件大事确定之后,商鞅命令司马错镇守商城,改造峣关,修建城防,命令公子疾镇守於城,按照设计改建宫殿,自己则与冷向返回咸阳。 及至蓝田,商鞅夜宿驿